这是北京人最爱吃的酱肘子,千人千味,不是正宗的,只算是本家自己的口味。做法不难,将猪前肘剔骨,骨头可以煲汤,刮净皮上的毛,就直接放在汤中慢慢炖。为嘛要叫酱肘子呢?因为传统的酱肘子,要放一小碗黄酱汤到锅里,于是这肘子便有了酱香味儿。现在的调料种类繁多,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来放。就比如我家的酱肘子,会放两块
粉丝是咱们中国人独特的发明吧,细细长长,根根筋道,可炒可涮,可汤可菜。因为它是淀粉做的,所以与菜、肉同炒,丝丝入味还不断。我用它和肉丝、圆白菜、绿豆芽炒了一盘合菜,或者叫大杂烩,味道和口感都不脆,而且一盘菜的营养更加丰富。这菜很入味,恰好赶上我姐带孩子来,得,好歹拍完几张照片做个记录,待我收拾灶台这
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,成品黄、白、红三色分明,煞是好看。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,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,因此而得名“驴打滚”。今天做的这道驴打滚是从一个美食节目学来的,尝试之后,非常喜欢,做法也简单,特地分享给大家。PS:水要慢慢加入,不要一次全部倒进去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