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琪玛又叫萨其马,是满族的一种食物,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,原意是“狗奶子蘸糖”。是将面条炸熟后,用糖混合成小块。有关沙琪玛的命名有好多,都蛮有意思的,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下哈。沙琪玛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点心之一,特别是离家上学的那段时间,每天都会去买一块来吃,承载了我不少的回忆呢。那个时候的食品不用
麻豆腐与豆汁是同一属性,由同一 种原料和方法制成,是制造绿豆粉丝和淀粉的下脚料,发酵后的豆汁用火烧开,用布过滤后流下去的是豆汁,布上边控净水分的就是麻豆腐。由于经过发酵,与豆汁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酸香味,老北京人与嗜豆汁一样,也特别爱吃麻豆腐。一般炒麻豆腐要用羊油、黄酱加上黄豆芽或青豆芽以及雪里蕻要炒至
1酵母用清水融化,泡打粉放入干面粉中,用酵母水和面,揉成面团后放温暖处发酵至两倍大。(完全忘记拍照鸟)2发酵好的面团要再次揉一下,充分排出空气。3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。4用刀切成四等份。5取一份压扁,擀成牛舌状,上面刷一层油。6对折。7用刀背压出花纹,我这个忒粗糙了。8放到蒸锅里再次醒发15-20分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