均衡饮食促进养生 教你健康饮食方法

均衡饮食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,但是人们通常都有各自的饮食偏好,选择食物的时候总会偏向于其中某几类,而不能够均衡摄取营养。对于此种状况,我们又从食疗养生的方法中找到新的对应法则,具体是怎样的,我们来看看就知道。
多样化均衡
医师指出,人类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,可概括为七大类,即: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水和膳食纤维。
各种食物营养素含量的不同与侧重,使得任何单一的天然食物很难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,而食物的多样化可以做到这一点,从而达到均衡饮食,营养机体的作用。
有营养学家提出每人每天的食物种类应在30种以上。
人体需要40多种营养素
医师指出,人类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,可概括为七大类,即: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水和膳食纤维。
因而遵循:
●“饮食清淡,素食为主”。
●“可一日无肉,不可一日无豆”。
●“粗茶淡饭,青菜豆腐保平安”。
●“食,不可无绿”。
传统膳食结构
食物种类繁多,成份各异,要合理搭配才能发挥其养生作用。
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,具有广杂性、主从性和匹配性,形成了以谷物、豆类为主;进食足量蔬菜;以动物食物作为补充;兼食水果的传统膳食结构。
这种膳食结构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生理结构和人体全面的营养需求,保证了饮食的均衡,有关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:
●五谷宜为养,失豆则不良;
●五畜适为益,过则害非浅;
●五菜常为充,新鲜绿黄红;
●五果当为助,力求少而数;
●气味合则服,尤当忌偏独;
●饮食贵有节,切切勿使过。
性味均衡
食物是最好的医药,中医历来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“药疗不如食疗”。
食物的性能与中药一样有四性、五味。四性即寒、热、温、凉;五味即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。不同性质的食物,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类似中药的治疗效果,如:
●梨子味甘,性凉,是清补脾胃,止咳化痰,养阴润燥之佳品;
●西瓜性寒,味甘,功用解暑热,除烦渴;
●绿豆性寒,无毒,可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;
●大枣性温,味甘,为补脾益胃,养血安神之常用药,也是常吃之佳果;
●羊肉甘,温,大热,补虚祛寒,效同人参;
●大蒜性温,味辛,是常用调味品,但有良好的解毒杀菌作用,能治疗腹泻、咳嗽等症,有天然的广谱抗生素之称;
●生姜性微温,味辛,有发汗解表,温肺止咳、温中止呕之效用。
因此食物同中药一样,必须平衡组合,才能保证五脏之气平衡。五味过偏则五脏失衡,产生疾病。
老年人饮食
老年人由于处于气虚血瘀、脏腑功能减弱、消化能力有限的状态,因此在饮食上尽量做到三为主、三少吃:
●清淡为主,少吃厚味;
●温热为主,少吃生冷;
●熟软为主,少吃粘硬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