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1-19 22:02:16
无论冰皮还是糯米糍,都是最大的硬伤。不能存放,室温放到第二天,就发硬甚至开裂,更不敢冷藏了。弄得自己如祥林嫂般,但凡见到冰皮货糯米糍总不禁要弱弱地问上一句,“你这个冷了不会变硬吗?”许久许久,都没有勇气再尝试冰皮和糯米糍。冷不丁见到这用熟糯米粉制作的冰皮月饼,好生好奇,这会是个什么口感呢?或许,不会
2021-11-19 22:02:37
那些年,看到那精巧的和风小点心,叹为观止,猜不透它们何以精工至此。做法详解,难觅踪影。后来不意间在食尚先生家撞见,小心收藏,而一藏,就是两三年。一直以为,精巧的制作,需要沉稳的内心,而大批量的限时制作,只会让人急功冒进,难以沉静。那一种精致,需要不紧不慢的闲情。偷得浮生半日闲。趁着中秋,趁着南瓜馅,
2021-11-19 22:02:38
剩货。都是剩货。近日没完没了的熟黄豆,今日南瓜子,都是剩货。而豆浆机,就是剩货终结站。这早已不知年岁几何的豆浆机,无怨无悔,任劳任怨,把所有塞进肚里的东西变成一缸浓浆。南瓜子,如果不变成豆浆,还可以在哪里寻找归路?
2021-11-19 22:02:59
日式果子之一种。做起来非常简单。看着剩下那点绿豆蓉,有点不知所措。忽然灵机一动,日式果子就不错。趁着南瓜和果子的成功带来的兴致大涨,把这点儿绿豆蓉变成和果子,茶巾绞,做法简单,毫不费事。抹茶皮,配合绿豆馅,也算是补偿没能把绿豆蓉弄成绿色的缺憾。没舍得多加抹茶粉,怕颜色太过深重。不过,这颜色也有些出乎
2021-11-19 22:02:59
乘胜追击,一个想法带出另一个想法。赶上红薯季节,趁热打铁来个红薯茶巾绞,把库存的那点儿豆沙枣泥用来配合红薯的红。枣泥深重的颜色与红薯相互映衬,黑白分明,应该十分惹眼。不过,馅儿最好少一点,再少一点,自己吃么,不要那么甜腻。红薯最好再过过筛,口感细腻没有粗糙的纤维。想法很不错,做法很简单,最后插个草,
2021-11-19 22:04:26
最乡土的月饼。一个红薯引发的联想。那日,偶见电视节目介绍秋季时令食物——红薯,大受启发。趁着中秋的热乎劲,让红薯变月饼。月饼通常都有馅,不妨给它配上一颗枣泥心,少许——那馅儿太甜腻。粗白玉米面。虽然玉米面多是黄色,黄色更好看,怎奈现下没得选。玉米面红薯的表皮要多粗糙有多粗糙,全没有寻常月饼那般精巧。
2021-11-19 22:04:27
最后一点熟黄豆配上最后一点无着无落的葵花籽,相互支持,走完最后的里程。只不过葵花籽太少,除了静置之后漂浮在表面的一点少得可怜的浮油可以表明它的存在。它的味道完全淹没在熟豆的豆香里。闭上眼睛,那就是一杯纯粹的熟豆豆浆。
2021-11-19 22:04:28
那一堆烤过的葵花籽仁,分作两部分。一部分用来复习君之的葵花籽酥球——曾经做过的,没错,确实做过。不过,这一次,不搓球。搓球太麻烦,太费时,太费工。还是直接擀成片切成条最省事。这个面团还不算太稀软,这样的操作完全没问题。另一部分么,那是后话。。。变成条的瓜子酥看起来跟想象的差不多。
2021-11-19 22:06:01
难得玉米面的红薯月饼被不爱粗粮的人接受。不仅尝了一小块,还主动要求来一个。这样的赞许,当然不能拒绝将玉米面改成白面的要求。那么,再来一个白面版的红薯月饼,豆沙枣泥馅,木制月饼模。这模具,窖藏两三年,总是觉得它做出的月饼会比较大,吃着有心理负担,一直没舍得拿出来用。红薯饼,零担忧,拿出来开个光。不用不
2021-11-19 22:06:01
孟老师坚果酥之葵花籽版。烤熟的葵花籽仁,一半用来改编君之的葵花籽酥球,另一半,拿来改编孟老师的坚果酥。主料葵花籽,白糖的做法,不同的形式,不同的味道。究竟哪一个会更受欢迎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