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1-20 17:44:33
一直没敢做甜甜圈,这个油炸的面包圈。一想到它在一大锅油里翻滚出油汪汪的样子,就难以下心动手。忽一日开了窍。空气炸锅!曾经用炸锅试验过一次油条。那“油条”的质地,好像就同甜甜圈差不多?理论可行,只是这炸锅的条格网篮会让一切柔软下坠的东西留下条状印痕。铺上烤纸如何?这样,柔软的面团就不会陷进网篮的缝隙。
2021-11-20 17:46:13
苹果滞销,桌上一堆小苹果,着实让人犯难。眼瞅着个别苹果开始起皱打蔫儿,也丝毫没有啃苹果的兴趣。猛然之间,桃胶苹果连了线。虽然一向对热吃水果并没有什么兴趣,却还是决定试试桃胶苹果羹。起码,凉了以后可以再热热来吃。桃胶处理起来并不太费事,只是需要花上一天的工夫去浸泡,才能充分涨发。炖好的苹果羹有些出乎意
2022-11-17 14:53:02
还从来没试过紫薯豆浆。等想起它来到时候,紫薯早已变成紫薯泥,躺在冰箱里冬眠了。不过,这也没什么要紧,紫薯泥同样可以羹豆子苹果一起变成豆浆。很期待,紫薯的豆浆会上个什么样的颜色呢?答案很快揭晓:淡淡的,略带着点灰的紫色,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。
2021-11-20 17:46:14
全量做还是半量做?真是破费纠结。总共150克面粉,减半才75克,是不是有点像过家家?孟老师的20片,究竟算不算多?好一番纠结,终于还是选择按半量制作。亏得减半,这么点量,也铺了两烤盘。。。这个不需要发酵的芝麻脆片做起来很简单。面团也不需要揉到出膜,光滑即可。只是需要3小时的冷藏发酵。或许,也可以不用
2021-11-20 17:46:46
紫薯馅剩了一小坨。忽见几个红薯躺在菜篮里。心中一亮,二薯本是一家亲,却从不曾同台登场。不如就让它们在同一面包里出场,红薯为皮,紫薯为馅。等到这日蒸红薯,留出一小块。只是,为什么这日的红薯肉色发白而不是亮丽金黄呢?罢了,白就白用,不等下一次了。从红薯到紫薯,再到二薯,驾轻就熟,紫心地瓜面包顺顺当当出了
2022-12-14 16:51:59
五张饼,数量不多。不过,20厘米的直径好像有些大。只做一半分量,还是五张饼,应该是多大直径?一番计算,答案约=14厘米。这个尺度好像还比较适中。面团只需冷藏松弛60分钟,这样的气温大概也可以不用放冰箱冷藏了。在屋角最冷的地方给它找个位置休息休息,然后再平底锅中百炼成钢。墨西哥卷饼,好像都是卷些蔬菜奶
2021-11-20 17:48:34
继续开发关于豆渣的饼饼。松饼,做起来最是简单快捷。怎奈出场次数太多,容易引发审美疲劳。豆渣,需得另觅出路。早就为他想好了去处。锅饼,这个做法好像就是白面锅盔;也像是把馒头坯子压扁了放在平底锅里烙熟。做起来并不复杂,只不过需要一点点发酵的时间。做好的锅饼零星散布着黄豆芽胚的碎黑皮,有些担心会被拒。不过
2022-11-17 14:52:15
一个想法总是会带出另一个想法。把红薯与紫薯放在一起,变成紫心地瓜面包之后,忽又想到,它们为什么不能共存于豆浆呢?红薯被誉为“长寿果”,而紫薯则是近年来新晋的养生食物。把它们同入豆浆,是不是更养生呢?还是苹果豆浆吧。皱巴巴的苹果不太 好削皮,用来打豆浆,正好可以省此麻烦。苹果,红薯,紫薯,三者合作,却
2021-11-20 17:49:14
孟老师的豆浆麦片土司,用到当是纯豆豆浆。平日里喝的,都是各种混搭豆浆,对于这豆浆土司的心,也只有等到做豆腐的时候来实现了。三能波纹土司盒,用来装这点面团有点大。不过没关系,只要面团长到七八分就可以了。只是烤的时候看不到它冒头,不得不伸长了脖子去看他。最是喜欢那表面的麦片,烤到酥脆,特别香。至于豆浆的
2024-04-10 08:04:21
见识过西北锅盔,极大且厚实。只看上一眼,也会被撑死。相较之下,四川锅盔则小巧得多。直径不过12、3厘米,拿着手里,不会感觉分量太重无以承受。白面锅盔,算是经典品种。只是纯粹的面香,没有多余的调味。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,却能吃出无穷变化。最有味道,最变化多端,最受热捧的,莫过于在白面锅盔中夹入馅料了。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