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种北海道吐司,做法不难,而且很容易成功。我比较喜欢它,还主要是因为它味道非常的好,也很柔软,而且即使一个吐司吃不掉,放两天也不容易失去水份而变硬。 切片以后抹点果酱,要么夹点香肠片、煎蛋做三文治也非常的美味。即便是原味的白吐司片,也很好吃。
看了美食天下的COUSS厨房机的相关试用报告,禁不住诱惑,买了一台回来。第一次使用制作的是中种法的北海道面包,冷藏发酵了18个小时。 第一次使用厨房机,感觉不太适应,它和面包机还真是有区别啊。第一、用时小结(厨房机与面包机在和面的时间上差别不会特别大)面包机2次和面,每次20分钟,到时间会有电脑音乐提醒你,你听到电脑音乐后再加入黄油,再和面20分钟。厨房机用1档将材料混合均匀后,调至2档,和到15分钟左右时再加入黄油,没有电脑音乐提醒你,全靠你自己掐时间。加入黄油后,先从1档起,将黄油搅匀后调至2档,再来
做这个杏仁露吐司有点即兴,在逛商店时看到了杏仁露,一想,好象没有用这个做过包包呀,那就用来试试吧!可是在烤面包的时候临时有事外出了半个小时,回来一看,表面有点过火了,切开一看,幸亏吐司里面的组织很好,不错。
这个吐司继续没有达到手套,1050G的面团给我发出个小矮子,还好配方强大,汤种的湿润保证了吐司还是能够松软拉丝,味道还是不错的。方子来自孟老师,有改动 适用于850g大模(揉面到位的时候入模面团量可以减)
1将中种的液体材料放入面包机内;2将中种的粉类材料放在上层;3揉成团;4装入保鲜袋,放进冰箱冷藏一夜;5将主面团的液体材料放入面包机中垫底;6将粉类材料放在上层;7从冰箱中取出冷藏发酵过的面团;8撕成小块,丢入面包机中;9揉成光滑的面团后,加入黄油继续揉;10直至扩展阶段;11拉出筋膜;12将面团分割成等量的6个小团;13将面团擀成牛舌形;14将两边向中间折起,压平;15卷起;16将6个卷放入吐司模内进行最后发酵;17发酵至8分满后放入烤箱下层,180℃,40分钟;18完成。
1准备好主料。2面包桶中加入牛奶、糖、蛋黄、盐、奶粉,最后再加入高粉和酵母。把面揉30分钟,加入黄油。3再揉30分钟,拉出薄膜。(我用的面粉不好,揉的时间较长)4面发酵60分钟(发酵时面包桶上盖上湿布,保持温度)。5拿出分成三份,饧上10分钟。6擀成长条。7卷成卷,卷时不要超过三卷。放在吐司模中。放入烤箱中进行二次发酵60分钟。刷上蛋液,撒上杏仁。8烤箱预热,180度下层30分钟。
算错了时间,前天凌晨3点把面团送进冰箱冷藏发酵,18小时后重新开始揉面又是大晚上了,为这只吐司整整折腾了三天。千不好、万不好,下辈子千万别数学不好,否则真要命。 平时做面包很少完全按照配方下料,因为家里许多的原料都是东剩一点、西剩一点,为了把它们用完,我常常会增减某些东西。面包并不像蛋糕那么娇气,原料稍有改动、温度稍有变化,对它似乎并没多大影响。所以我还是认定,面包对人们是非常宽容的。不过它也有相对严苛的一面,就是面团的状态——不出膜的面包不是好面包,以及发酵的时间——马马虎虎对待发酵肯定不行。
1黄豆头提前泡5个小时。2用豆浆机按纯豆浆健打成豆浆。3用网筛过滤掉。4高粉270克、糖45克、盐3克、奶粉30g、蛋液25克、黄油(或色拉油)20克、干酵母5克、5然后用过滤好的豆浆120克和成面团,采用后油法,加入黄油后继续和到至完全阶段。6拉出膜即可。7用保鲜膜盖住饧上。8高粉120克,紫薯泥80克、黄油(或色拉油)10克、干酵母2克、豆浆30克,和成光滑的面团。9发酵至2-2.5倍大。10将面团排气,分成3等份并滚圆,盖保鲜膜醒10-15分钟左右。11将白色的面擀成牛舌状,撒上蜜豆。12再把紫薯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