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1-20 19:24:41
鲜嫩绿色的豌豆好像在一些地方也被叫做青豆。至少,在什么食谱里面见过。市场上,豌豆渐渐多了起来,豌豆豆浆的想法也浮上来。可巧,这日拉开冰箱,发现一包翠绿的豌豆。想什么来什么,青大豆+绿豌豆的豆浆也不必排队了,直接上。俩豆都是青豆,自然就是二青了。这豆浆,青绿的颜色,豌豆的清香,不错。。。
2021-11-20 19:24:42
为面包准备的番茄,面包做完吃完了,番茄还剩下一个。放了几天,好像也没有人要用的意思。这东西也不能就这么无限期放下去,想个辙给解决掉。其实吧,番茄汤,番茄蛋什么的,也就夏天的时候吃着最对味儿。这时节,还真没有对番茄的欲望。索性。。。把它喝掉,稍带着把那堆莲白菜梗干掉。这么混搭着好像也不错,番茄和白菜的
2021-11-20 19:25:33
没有桂圆干,只有干桂圆。于是把干桂圆的桂圆肉剥下来充当桂圆干。米酒不含盐?米酒就是醪糟,醪糟就是米酒,一直这样理解这两种东西。从未听说有加盐的醪糟。孟老师特别注明不加盐的米酒,会跟自己理解的米酒不一样吗?不管它是什么,就当它是醪糟。柜子顶上正好有一罐。用于浸泡桂圆肉的米酒,想必不会有米粒,那就捞水来
2021-11-20 19:25:34
炒面,这东西好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。用它做了花生糕与芝麻糕之后的某一天,忽然醒悟,它原本是可以调成糊糊吃的。在那过去的时代,它是。。。专给婴儿吃的?还是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会用它来充饥?在今天,它显然并不是专用于充饥的食品,而只是日常饮食中寻新猎奇的点缀罢了。用牛奶来调炒面糊糊,在那个时代,或许应该算
2021-11-20 19:27:03
这时候见到枇杷,实在很意外。这时节,未免太早。这枇杷,个头挺大,若不看碰伤,色相也不错。然而,这卖相很不错的果子,未得天时之精,入口只是酸,甜味很少,枇杷特有的果香味也似有若无。浅尝一两个之后,再没有减少的迹象。如此下去,只能被扔掉。找个法子解决掉?熬个膏吧。虽然,真正的枇杷膏并不是用枇杷果肉做的,
2021-11-20 19:27:03
依稀记得,曾经做过葡萄干版。那时候,按照孟老师的配方取量红曲粉,做出的面包红得深沉。后来琢磨,配方中的红曲或许并不是红曲粉,而是前面食材说明中的红曲酱。如今制作蔓越莓版,谨记此训,只用1/8小勺红曲粉,面团颜色浅了许多。对比孟老师的图,或许,还可以再浅一点?没有菊花派盘,把6寸活底蛋糕模的底板垫高来
2021-11-20 19:27:03
从来不知道炒米原来如此有趣。锅底的热力渐渐向米粒渗透,沉默的米粒静静地呆着,呆着,倏忽一下裂开来,就好似花蕾瞬间绽放一般。当颜色变黄,所有的花蕾就全都盛开完毕。牛奶将米粒煮透需要多长时间?没试过。只是,牛奶似乎不宜久沸久煮。那么,可以先用奶将米粒泡透,再煮沸片刻,应该也会是一样的效果。而且,这样还比
2021-11-20 19:29:35
怎么会有这么想法?两种绿色豆浆之后忽然又有了新的念头。豌豆,绿豆,青大豆,三种绿色的豆豆凑在一起又会是个什么味道?鲜嫩的豌豆最是青翠,整锅豆浆必定会被它抢去颜色。味道就很难估量了,试试就知道。。。果然,虽然那绿色不够鲜豌豆豆浆鲜亮,但也能看出它的强力影响。而三种豆豆掺杂在一起的味道。。。不错,却难以
2021-11-20 19:29:36
基本上算是分辨明白裸麦是个什么东西之后,孟老师关于裸麦的面包终于排进日常。高纤胚芽面包,在藤篮中发酵。藤篮所赋予它的肌理效果,让面包充满乡村气息。没有藤篮,也懒得去淘。琢磨了许久,也没能想出大小合适的代用品。虽然孟老师有言,“若无法取得藤篮,也可以直接放在烤盘中发酵。”但同时也说,“使用藤篮可以防止
2021-11-20 19:30:38
谁会嫌香蕉单独吃太甜?还真有。就是嫌它甜。于是又电光一闪,把它与万人嫌的莲白菜梗打成汁饮,用香蕉的香甜去冲淡白菜的生味,或许也不错。加半个橙子,让味道更丰富一点。揣着一万个担心。香蕉极易变色发黑。刀头的飞速旋转,会不会让香蕉瞬间黯然?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,所有的材料相互影响,调出一种淡淡的黄色。很干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