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5-24 10:14:13
关于“狮子头”,据说它的“远祖”是南北朝《食经》上所记载的“跳丸炙”,它的前世则是隋炀帝的游历江南后命御厨创造的葵花斩肉。而真正获得“狮子头”这个别致名称,则是在唐朝郇国公的宴席上。狮子头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红烧或清蒸,淮扬菜中的蟹粉狮子头更是一道经典佳肴。此菜历史悠久,宋人诗云:“却将一脔配两蟹,世间
2024-05-18 02:40:35
大蒜,是中餐里必不可少的一味香辛料,但它的出生地,其实是在亚洲西部高原,秦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。不论是讲究食材本味的粤菜,抑或味型丰富的川菜,还是匠心精巧的淮扬菜里,大蒜,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。大蒜还有着“广谱抗菌素”的称号,因其挥发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显的抗炎灭菌作用,这种功效其实早在古时就已
2021-11-22 08:54:11
紫薯富含蛋白质、淀粉、果胶、纤维素、氨基酸、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,紫薯中的硒和铁是人体抗疲劳、抗衰老、补血的必要元素,特别是硒被称为“抗癌大王”,易被人体吸收,可留在血清中,修补心肌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以紫薯为原料来做蛋糕,佐上丰富的美味干果,再以蒸的方式来烹制,不仅避免了传统蛋糕的重油重糖,还别有一番
2021-11-22 08:56:02
紫苏叶最早载于南北朝时期的《名医别录》一书中,为历代医家常用药。李时珍说:“紫苏,近世要药也。其叶辛,入气分,其色紫,入血分”。紫苏味能发表散寒、理气等,主治感冒风寒、恶寒发热,咳嗽气喘、胸腹胀满、胎动不安等,还可以解鱼、蟹等食物中毒。宋代诗人章甫诗中写道“紫苏品之中,功具神农述”,可见其极高的药用
2021-11-22 08:58:19
鸡蛋,在三餐中的出现频率都颇高,早餐蒸个蛋羹,午餐在面里加个荷包蛋,晚餐炒一份番茄鸡蛋,如此大受欢迎除了因其妙不可言的滋味外,也因其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、易为机体吸收,利用率高达98%以上,营养价值很高,被人们誉为“理想的营养库”。煎炒蒸煮都是鸡蛋常见的烹饪方法,而其中最突出鸡蛋嫩滑
2022-12-06 20:56:04
南瓜原产于南美洲,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,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,随后被葡萄牙引种到日本、印尼、菲律宾等地,明代开始进入中国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南瓜种出南番,转入闽浙,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。”自此之后,这枚从“南”远道而来的金灿灿的瓜果,便成了老百姓餐桌上常常出现的美味。从古籍上看,当时人们不仅吃果
2022-11-12 06:16:38
提起鹅肝,第一印象是法国美味,但鹅肝其实并不是法国的专利。古埃及人早就发现,野鹅在迁徙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,把能量储存在肝脏里,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。而在这段时间捕获的野鹅味道也最为鲜美。这种办法从埃及传到了罗马,又传到了法国。法国路易十五时期,鹅肝被进贡至宫廷,国王在品尝之后十分喜爱,从此声名大噪,
2021-11-22 09:06:55
秋天的鳗鱼贴完秋膘,体内脂肪含量最高,也是一曲舌尖上最肥美的风物诗。因为生性活泼好斗,所以鳗鱼肉质紧实、味道鲜美,在提振食欲的同时还能补充体力,简直是缓解秋天里郁闷胃口的利器。如果担心蒲烧鳗鱼太腻,不如和清爽的豆腐来一场美味邂逅。将豆腐为底,鳗鱼置于其上,放入蒸箱中,让鳗鱼的脂油慢慢渗透下去,保准一
2021-11-22 09:10:55
我们日常蛋白质的获取,大多来自各式各样禽类的蛋,而为了更好更久的保存各种蛋,机智的古人们发明了多种方式,在经过时间注入的魔法后,这些蛋们反倒有了一种新的别样风味。盐,是古时最常用来保存食物不腐的原料,当它与鸭蛋一相逢,神奇的事就发生了,蛋外的盐分,通过蛋壳、壳膜、蛋黄膜渗入蛋内,蛋内水分也不断渗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