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下人喜吃红薯,红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,难怪它被称为最好吃的“菜根”。红薯可蒸可烤可火烧可灰埋可煎可煮可炖菜可拔丝,这么多做法中,我最爱喜欢的做法还要数蒸后慢烘——夜里睡前,把晚饭蒸多没吃完的红薯摆在封好的火炉盖子上,一晚上热气慢熏,烘掉了蒸红烧的八分水汽,烘出的红薯没有生烤红薯那么干,又比蒸红薯多了几分嚼劲,吃起来牛牛的、甜甜的、温热却不烫。切成条烤,制成红薯干,没事儿当做小零食吃,解馋又不怕发胖。冬日的清晨,睡得懒懒的。慢慢醒来,揉揉眼,看着妈妈掀开锅,舀出热气腾腾的小米粥,拿过来几个烤红薯、煎几个鸡蛋
自从爱上烘焙,家里的面包就没再买过,自己做没有任何的添加剂吃着放心,关键是我觉得我做的面包比买的好吃多了(允许我自恋一下)各种口味各种造型随你喜欢,想怎么做就怎么做。如今烘焙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,家人喜欢吃而我喜欢做,这种感觉棒棒哒……
说到毛毛虫面包,最爱的应该是小朋友吧,不过我这个大朋友也很喜欢啊,馅料多变,还可以做成没有馅料的,做好后剖开挤上奶油等馅料。美美的。入烘焙坑已经五年了,说起做面包,我还记得第一次做面包的情景,简直惨不忍睹,过分追求出膜结果揉过了,烤出来变成了饼。渐渐的明白不是所有面包都需要完全阶段,慢慢的做出的面包像样了,自己也有了自信,于是就在烘焙这条路上渐行渐远,为了家人能吃上健康美味的食物,努力努力努力。
每每看电影瞧见法国人走在街上,怀里抱着一个长长的面包就感觉好奇,后来知道是法国人喜欢吃的法棍面包,用料简单,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。自己动手做了才知道原来味道真不错,咸咸的、筋道的口感,小麦的香味充满口齿。
还记得小时候跟着妈妈去北京旅游,第一次吃到维生素面包,觉得:天啊!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!超级柔软、超级香甜!当时就想,如果以后可以天天吃到这种面包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!随着时间的流逝,面包对于现在的孩子已经没什么可希罕的,可是我总是会怀念小时候第一次吃到面包的那份喜悦。不管是制作的过程还是最后从烤箱取出的那一刻,心中都会涌现出小时候拿着维生素面包的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⋯如今已成为母亲的我希望给我的孩子做出更健康美味的面包,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吃到妈妈做的面包后脸上露出同样喜悦的表情,那将是我最幸福的事情
那天看了篇文章,报道外面卖的面包,有的会添加十多种的添加剂,老公强烈要求以后自己做健康的面包吃。但是没有机器揉面,自己手工揉面是真累人,老公自告奋勇充当揉面的小工,别说,男人就是有力气,功夫不大就把面揉到位啦,嘻嘻。老公还说,看着玩耍的儿子,看着厨房里忙碌的老婆,大抵幸福的生活不过如此~
同事不爱吃胡萝卜,因为他家那位总是做清炒胡萝卜,放一点点盐,炒得半生不熟给孩子吃(据说这样对小孩好)。我小时候也不喜欢吃胡萝卜,现在才发现,那些大人们把胡萝卜做得自己都吃不下,还怪孩子不吃……